“女”颶風或更致命
  原因是人們對“她”經常掉以輕心
  2005年“卡特裡娜”颶風襲擊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墨西哥灣沿海地區,造成1800多人死亡。假如,這次颶風的名字不是個女人名,而改用男人名,傷亡或許可以減少一大半。
  這不是迷信。美國一項研究發現,以女人名命名的風災往往比以男人名命名的風災更加致命,原因是,人們對“女”風災經常掉以輕心,心理設防程度低。
  “女”颶風傷亡比“男”颶風多5倍
 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-尚佩恩分校研究者2日在《國家科學院學報》上刊登文章說,在歷次大西洋颶風災難中,“女”颶風造成的傷亡比“男”颶風多達5倍,原因是,人們在面對一個女人名時會不自覺地掉以輕心,致使風災途經路線上的人更少採取提前躲避、逃離的措施,進而導致更大傷亡。
  颶風和颱風都是風力在12級或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,只不過,颱風一般指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中國南海的強熱帶氣旋,而颶風通常適用於東北太平洋和大西洋。熱帶氣旋是最具破壞力的天氣系統,為了便於區別記憶並加強防範減少傷亡,國際氣象組織相關委員會自2000年起給每一個熱帶氣旋取一個名字。
  颱風的命名現由國際氣象組織中的颱風委員會負責。現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國海颱風的名字列表,由中國、朝鮮、韓國、日本、柬埔寨、越南等颱風委員會的14個成員提供,每個成員各提供10個名字,分為5組列表。由於颱風命名由多國參與,因此其名稱具有多樣性,不具備明顯的“性別”特征。
  而颶風命名則不同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自1953年開始首次使用人名命名颶風,第一個人名颶風就是“愛麗絲”,此後一直使用女名,直到1979年首次引入男名“鮑伯”。如今,世界氣象組織也“男女交替”地給颶風命名,2014年備選的三個颶風名依次是多利、喬茜和維基。
  科學家稱因性別產生錯覺
  研究者認為,在颶風命名問題上考慮男女平等問題實在是個災難。過去,颶風命名只用女名,人們反而不會產生錯覺,而男女名交叉用,給人的錯覺是男女強弱的差異與颶風強度相對應。
  以1950年至2012年間的所有颶風為研究對象,研究者發現,颶風強度越弱,颶風“性別”給人們的誤導越小;颶風強度越強,颶風“性別”所產生的死傷差異越大。
  沒有參與研究的美國斯坦福大學行為研究者黑茲爾·馬庫斯說,這一發現“非常重要”,揭示了即便是假定的性別符號也會對人們的行為產生不同的影響。
  人們往往認為“女”颶風更溫柔
  研究者不僅從歷史數據展開分析,還就這一發現結果進行測試論證。
  在一次論證中,研究者向346名志願者提供颶風的名稱信息,而後請他們預測颶風的強度。結果顯示,大多數志願者認為,颶風“奧馬爾”、颶風“馬克羅”要比颶風“費伊”和颶風“勞拉”更具殺傷力。
  在另外幾次模擬測試中,志願者在“男”颶風到來前“撤離”颶風路線,而在相同環境中,“女”颶風沒有得到足夠重視。中性名稱颶風的受重視程度居中。
  報告撰寫者之一的沙龍·沙維特說,人們依據颶風的名稱判斷它們的破壞力,進而根據自己的判斷採取相應的應災措施,使得女名颶風似乎更溫柔。
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拒絕就研究者的這一發現置評,但其發言人丹尼斯·費爾特根說:“不管是薩姆還是薩曼莎,人們都應當關註疏散指令。”
  據新華社
  (原標題:“女”颶風或更致命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g12dgzw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