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安徽安慶強推殯葬改革,個別老人因不能接受火葬而自盡,而類似悲劇並非首次發生。殯葬改革何去何從成為熱議話題。
  中國傳統殯葬形式是土葬墓祭。通過祭祀儀式活動,身心情感得以表達,人與自然、人與神靈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高度整合、催化升華,以“慎終追遠”而實現“民德歸厚”。中國2008年將以祭祖掃墓為精神核心的清明節確立為法定節假日,其用心不言自明。
  殯葬改革並非簡單強制火化,更不等於粗暴平墳遷墳,但一些強推的殯葬改革不顧城鄉差異,強制廢除土葬實行火葬,卻並未實現高火葬率。大部分死者火化後仍要土葬,違背改革初衷。2012年,河南周口發起“平墳運動”,“一平了之”的做法遭到強烈反對。
  現行殯葬改革常給出的理由是反對封建迷信、節約土地。將承載精神信仰的傳統禮俗,斥之為“封建迷信”,不但認識錯誤,而且忽視了喪葬禮的文化意義和教育功能。慎終追遠、民德歸厚,是傳統葬禮的內在精神,不但是對個體情感需求與社會發展要求的綜合考量,也是為達到培養社會有機性、提升整合社會資本之最終目的。
  任何傳統習俗都需與時俱進,但應繼承和發揚其內在合理精神,情感與理智方可統一。面對城市化的客觀趨勢,以及“死人與活人爭地”的現實問題,傳統土葬墓祭需要弱化並予以改革,合理可行的替代方案就是以廟祭為主。
  廟祭是在家廟或宗祠中祭祀祖先神主牌位。廟祭也是中華傳統祭祖形式,在今天很多地區仍然保留。以廟祭為主,並非立即取代土葬墓祭,而是根據地區差異,在尊重本地習俗和民意的基礎上,因地制宜,循序漸進加以引導,切不可以行政手段“一刀切”強制推進。
  在地廣人稀的農村,土葬墓祭和火葬廟祭可並行;在地狹人稠的農村和中小城市,既要在荒郊野外加強對家族和公共墓地的規劃,更要重視宗祠和公共祠堂建設,用以供奉骨灰和牌位。在人口密集土地匱乏的城市,則以火葬廟祭為主。另外,應規定土葬不得用水泥磚石築造,以便三五代后土墳自然湮滅。
  推行廟祭,再給民眾一個安頓親人亡靈的選擇,同時重建神聖性,給子孫親屬同樣的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。若廟祭成為殯葬改革新方向,並確立“慎終追遠”的主導理念,在民眾初步接受後,殯葬習俗自然會有新的演化,最終形成適應時世的主導性新禮俗。▲(作者是首都師範大學儒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)
(原標題:可用火葬廟祭替代土葬墓祭)
(編輯:SN093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g12dgzw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